中华网 china.com

江苏
江西风情 国际表达
城市导航 :
当前位置:江苏频道首页 > 要闻 >

苏中苏北地区因村施策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苏中苏北地区因村施策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023-09-18 17:15:55 来源:新华日报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的必然要求。9月14日,苏中苏北片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徐州市铜山区召开。江苏各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苏中、苏北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相对接近,有哪些创新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特色做法?如何通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强村富民?记者进行了调查。

做“加法”,放大合力出新态

9月中旬,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石楼村的大片水稻田齐齐整整已结出稻穗,伴着周遭鸟鸣,穗顶轻轻垂下,俨然丰收在望。“2013年,石楼村成为全省首批农村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试点村。我们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民承包权和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组织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按每亩1股签订合同,每年每亩保底1000斤粮食,年底二次分红。”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副镇长、石楼村党总支书记张辉介绍,石楼村现有近2000亩土地用于“党建+股田制”发展,通过统一管理、高效耕作,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节节攀升,2022年村集体总收入达100余万元。

凝聚集体力量,向土地要收益,在铜山逐渐遍地开花。9月中旬,铜山区刘集镇东梁村的美人指葡萄长势正好,走进村庄果香弥漫。刘集镇党委书记张权利介绍,全镇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按照“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发展理念,15个村因村施策,2022年全镇15个村经营性收入超千万元,今年经济持续向好,上半年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的村有7个,预计全年将有10个村突破百万元。“比如东梁村充分发挥本地土壤、气候优势,发展葡萄种植现代农业,带领全村种植设施葡萄600亩;欣兴村外出学习致富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种植多样经济作物,省定经济薄弱村蝶变为‘四季有果、月月来钱’的明星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80多万元;李庄村探索豆丹养殖百余亩,小小青虫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法宝’。”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许善平介绍,集体经济发展起步早、基础好一直是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色。目前,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按时完成,全省村组集体资产约4500亿元,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220万元,超1.7万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挂牌成立,农村产权累计交易金额突破2000亿元。

做“减法”,压缩成本铸品牌

“股田制改革”历经初步试点、稳步推进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如今在徐州市铜山区已形成“支部牵头、集体领办、群众参与、合作经营、按股分红”的“党建+股田制”模式,该制度目前已覆盖89个行政村,经营面积7.9万亩,带动村集体平均增收28.1万元。

“该项制度突出稳定增收,构建合作经营‘新模式’,在种粮平稳起步的同时,能够集约经营降本增效。”铜山区区长于帆介绍,在现有土地性质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规划平整、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播种育秧、统一农田管理、统一耕种收割、统一收储营销“六统一”原则,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经综合测算,打通田间堰埂增加种植面积约5%,节省生产成本15%—20%,亩均增产10%、增收300元以上,累计释放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平均每人增加工资性收入4000多元。

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压缩成本的特征和优势愈加明显。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聚贤村大力发展“党建+花木+互联网”模式,成立电商志愿服务队,组织一批起步早、经验足、理念新的电商示范户为有创业意愿的电商们提供支持。该村还与花木龙头企业合作,入股本村发展较好的花木直播平台“小默花卉”,获取收益分红。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