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小事,是关民生。
常熟市积极化解开车“兜圈找位”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构建配套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智慧调度、高效管控的城市停车管理平台,实现“好停车、车好停、停好车”便利化,创造高品质城市生活。
“马路免停1小时,菜场卖买好停车,进入商圈有车位。党政机关车位能共享,看病就医停车不排队,小区错位停车有收益,全市车场无感支付快出入”。这是常熟市百姓夸赞政府化解 “停车难”的顺口溜。取得社会实效和群众口碑双丰收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把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审视检视工作出发点和突破口,破除守摊观念、守常思维、守成思想,以停车“小切口”,推动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便捷、更舒心、更美好。主要做法有。
常熟市湖苑四区充电设施
一、 打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管理模式
一是高位协调推进。成立市级停车治理领导小组,出台缓解“停车难”治理方案,实施“停车难”综合治理民心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市级层面形成了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市领导先后多次专题调研、现场办公、会商举措、分解任务,进行高位协调,推动工作的落实。
二是实行政企合作。城市治理,表面上看面对的是“物”,但本质上是解决“人”的问题。按照“产业化推进、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方向,由国资企业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开展收费停车场投资建设、运行管理、共建共享,国企的参与消除了私企逐利带来的不稳定弊端。严格执行停车收支两条线管理,公共停车经营收入缴入财政非税收入,用于停车设施建设维护、兜底保障,实现服务民生与财政节流双赢。